
每去到一個新的城市,總會期待地鐵站一走出來,當下的感覺。
有點飄飄然,頭重腳輕的。
不太真實,卻又千真萬確的站在街頭。
就像在紐約第一次進城一樣,至今還記得是penn station的哪個出口。
鮮明的畫面,已經裱框掛心頭....
繁華中帶著濃濃的復古情懷,是對上海的第一印象。
想像留聲機中周璇唱出屬於那個年代的華麗與美好,而事過境遷,餘韻尤存的電影院,播放的已是最新院線片。
"可能是上海最好吃的蛋塔"....Pass!
小野麗莎唱的紅罩杉女孩? 八八八~八八八搭拉拉~
還未到祖國之前,新聞媒體,親夾五十,都說上海很繁榮!
目光如豆的我一直覺得那只是老溫小寶散佈的假象,堅持我們還是要拯救千千萬萬的大陸同胞於水深火熱之中...
不過才出地鐵沒十分鐘,看到這副光景,才相信祖國真的進步了,也不用再憂國憂民的要拯救我的同志們!
犀利哥山寨版。
經過ME&CITY,覺得不對,又回頭看了中文翻譯,"米安斯迪"
然後我就笑了。
(其實是自己俗,這個牌子有跟一些大城市合作推出紙袋及系列服裝,像是洛杉磯系列,紙袋是Me & Los Angeles)
民風沒想像中的淳樸,也是跟想像中的祖國不同之處。
祖國的車牌前面都會有省份的簡稱,標明這台車是打哪兒來的。
上海是"滬",湖北是"冀",江西當然就是"贛"囉~
熱鬧的淮海中路走了一小段,一整排的精品只有H&M是我的好朋友。
下飛機到現在還沒吃東西,右拐思南路,前進做功課找來的"查餐廳"吃個下午茶吧!
是的,迷路了一下,順便受了幾個短絲襪配涼鞋的驚嚇,查餐廳到了!
難道這是傳說中"美的脫俗"?
臉好小,烏黑的長直髮,來到祖國五天所見最美的一位。
可惜偷拍了幾張沒抓到好看的角度,也順便拍到了幾張他把食物送進嘴巴的幻滅照。
更可惜的是他男朋友好醜,是個阿六版台客!
唯一慶幸的是我的敵人只剩下一個....
點菜比較實在! 仔細看,名稱都很有意思!
點了旅遊書上推薦的牛筋腩咖哩..........60分。
捨棄最愛的鴛鴦奶茶,想要嚐點新鮮,毫不猶豫的點了最古怪的一道...
"我要一杯冰糖滾水蛋".....果決的語氣讓妹妹以為我知道那是什麼!
當下自信滿滿的期待飲料送上,只是人算不如天算,它是熱水不打緊,裡面竟然打一顆生蛋....
把服務員叫過來問喝法? 他答:"湯匙攪拌攪拌就可以了"
攪拌完就變這副德行,美其名是冰糖滾水蛋,根本就是甜的蛋花湯。
喝了兩口之後,默默的放下玻璃杯,就再也沒拿起來.....
結帳時在櫃檯邊看到這牌子,笑問服務員這是啥意思兒阿? (不自覺的也捲舌起來)
原來是不可以白吃白喝,否則報警處理的意思。
祖國不流行收10%服務費,也不流行收小費,點多少錢的東西,帳單就是單純的加總。
查餐廳的結論~~可能他有花錢請媒體寫報導!
又有體力繼續旅程囉!
思南路繼續走下去...
思南路是一條普通的路,就像一般交通會經過的小支線,因為這樣顯的清幽。
房子風格有點模糊,說西式也不是,說中式又沒那麼像,但混合起來感覺還蠻好的!
回台灣查了資料,才發現這一帶盧灣及徐匯兩區,是當時的法國租界。
在中國的土地上種滿了法國梧桐樹,也有人說這裡是"梧桐樹下的法租界"。
租界與被割讓的土地不同,租界定義上還是屬於出租國的土地,但是不受出租國的法令管理。
所以租界有國中之國的概念,也由於無法可管,法租界當時充滿了違背祖國傳統道德的鴉片館。
也因為這樣,在租界的鴉片館外,當時常有祖國同胞的抗爭。
我們強烈懷疑公安車的性能,能否同不法之徒進行高架路上的斗爭!
意外的發現走到了孫中山的故居,位於思南路與香山路的交叉口。
國父在這邊渡過他人生中最後的六年,寫了兩本書。
孫中山先生與夫人宋慶齡,於1918年至1924年,居住在這裡。
樓下是客廳和餐廳,樓上是書房、臥室和室內陽台。
室內的陳列是1956年宋慶齡按當年原樣布置的,絕大部分是原物,極其珍貴。
分辨上海女生其實挺容易,幾乎只要小腿粗的都是
妹妹直喊好有親切感,走在上海都沒壓力,因為大家都跟我一樣崔腿粗...
紅燈! 是紅燈! 而且不是單一台殺過來,是一整排的騎士!
第一天被這種情況下的半死,晚上還差點被闖紅燈的BMW壓到腳指,這時候除了偉哉祖國,還能怎麼著?
變電箱地上化...
Range Rover & 三輪車
顯著的貧富差距,隨處可見。
出國逛便利店,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。
啤酒比水便宜,台幣15元
但是要喝醉很難,酒精濃度不到2.5%每罐...
王老吉不好喝
我站中間
轉個彎就是熱鬧的大馬路,在城市的角落,還是有人自在的曬著內衣褲...
上海幾乎都是電動機車,跑起來沒聲音,所以闖紅燈也不用躡手躡腳,滑過去即可。
汽油的倒是少見,看這個牌子,應該是個飆仔...
"我們不改速霸路的車"~~~by Sky葛格
中出尾管,看起來很殺!
各大熱名景點都是法國人,很奇妙的現象。
下一站,田子坊到了,號稱上海的soho,上海的鹿港老街,也是上海三大壓馬路聖地之一!
思南路延伸閱讀: 梧桐樹下的法租界
Music: Lisa Ono - Red Blouse紅罩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