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蓮行的第二天,離開壽豐海邊的萬里晴空,我想要再去尋找仁者的感動。
昨日匆匆一撇,已經被太魯閣的壯觀深深吸引,一場大雨,卻迫使我們回頭。回到民宿,感動猶存。
騎在美崙坡上,藍天白雲的天氣,一度有加州的感覺~
遠方的山區,卻已經聚集雲層,像是碰一下就會抖落大片雨水的樣子。
峽谷跟雲層,紐約以及大雨,同樣都會帶給我一樣的想像。那就是有恐龍!! 轉角看到鬼!
記得侏儸紀公園第一集,當葛蘭教授第一次搭著直昇機到島上,順著瀑布降落時的配樂嗎? 這個音樂配太魯閣太搭了!!
扯太遠,下一篇在放。
"ㄟ! 我們去一個地方吧! 你一定會很喜歡"
"哪裡? 我想快點進去太魯閣!"
"就在轉角進去而已,我們先去! 你一定會非常喜歡"
"喔~好吧!"
松園別館,據悉是日據時代,小日本高級將領的辦公室。
因為融合了巴洛克式建築,及以日本式屋瓦的混合結構,而成為建築上「折衷主義」的經典。
進入別館,映入眼簾的是大片百年松樹撐起的綠色天空,輝映著美倫溪出海口。
藍天碧海及綠草,花蓮不愧是療癒系城市,彷彿走入了時光隧道,回想起來,那時候我腦中空白一片,靜靜的拍照什麼也沒想...
相較於金瓜石的太子賓館,這裡沒有精緻的花園流水、白石步道,及日本味十足的木質地板。
卻有大片綠地,古今合併的建築,自成一派獨特的美學。
就如第一張圖,和諧的畫面帶著衝突的感覺,是我所迷戀的。
微夏風醺,輓風吹撫,這一刻的涼快舒坦,看著照片又重溫了一次如沐春風的感覺。原來是刻正打著赤膊吹冷氣,週末夜的快意使然!
特地請了地主隊小QQ為這張照片提詞,"茫戀"這兩字下的真好! 人家說心情會影響一個人的文字,真如其然!
回家查了資料才知道,這裡鬼話傳聞不斷。不過也難免,中國人怕鬼,西洋人也怕鬼,當然有小日本的地方,就有軍閥半夜踢正步的鬼故事。
我相信一件事情,就是"鬼故事"可不可怕,與文化歷史有關。
你看中國的鬼,湘西趕屍,夠可怕了吧! 小日本的鬼,長脖子的阿婆,井底的小捧油,都很深刻的存在每個人的印象當中,當然也都很可怕(或者說,可怕的很有文化的惠玲)。
反觀西方的鬼,美國文化短短兩百年,弄出來的鬼不是什麼德州電鉅,就是批一塊白布畫兩個眼睛的精靈,去演卡通還來得合適些。
松園別館最有名的傳說,就是這裡曾是神風特攻隊的駐紮地。
出任務,以死殉國的前一天晚上,在松園裡領受天皇賜予的"御前酒",以及女色。所以到了夜晚,人們便相傳這裡常傳出女子的呻吟聲。
再加上多年前這塊地缺少整理,雜草叢生,更添詭異。
台灣的路人越來越專業,發現有相機對著他們的方向,就會自動人臉對焦看鏡頭,屢試不爽。
如果時間多一點,我也會選擇坐下來,這百年古蹟中喝咖啡,也是一種衝突不是嗎?
這屋子.........越看越眼熟,不知道在哪邊看過?
隨意走入紀念品店,有兩個美軍駐紮時留下來的生鏽烤箱,鐵銹斑白,烤出來的麵包會很脆的樣子~
翻翻明信片,發現這個屋頂的角度很有意境,隨即走出來,臨摹一下。
屋子旁邊的生態池
這位背著包包的年輕人,遠遠看我還以為是王力宏也來了!
會選擇來這邊上網看書的人,一來不是很有生活情趣,不然他就一定是gay!
因為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須努力! (爛死了!不過我還是笑了!)
走過這扇窗,試著移動窗櫺,想拼湊出一些字,不過它是隨機的,並沒有意義。雖然我還是想起了"神風特攻隊"...
這些文字,應該是民眾留下的吧! 我沒有深入去了解~但必須承認寫的還挺有時光錯置的感覺!
在這裡站了五分鐘,想要拍個沒人的巴洛克迴廊,可是阿婆像是鬼打牆一樣,離開了畫面又跑了回來,來來回回,我的手也舉起又放下,最後來了個叔叔,站定姿勢,擺出我最愛的pose,凝視遠方,就不動了! 就不動了! 就不動了! 摸摸鼻子,為他留下遠目的背影吧!
很明顯的這個空間有重新設計過,木頭,玻璃,不鏽鋼,藤蔓植物蔓延,哇屋!
忽然威廉古堡的旋律在腦海響起...
"不會騎掃把的胖女巫,用拉丁文念咒語拉拉屋。他養的黑貓笑起來像豬,拉拉拉屋,用水晶球替人占卜"
"他說下午三點陽光射近教堂的角度,能知道你前世是狼人還是蝙蝠。古堡主人威廉二世滿臉的烙腮鬍,習慣在吸完血後開始打呼..."
媽阿! 超不搭的,為什麼我會想到這個?
窗外的葉子,綠的令人為難。
走到這裡,舊舊的家具及天花板,現代的玻璃窗與阿魯咪,我想起李清照的南歌子...
天上星河轉,人間簾幕垂。
涼生枕簟淚痕滋,起解羅衣,聊問夜何其?
翠貼蓮蓬小,金銷藕葉稀。
舊時天氣舊時衣;只有情懷,不似舊家時!
靖康之亂打斷了李清照原本美滿的生活,往日的青春與甜蜜的回憶,都隨著光陰的消散不再回來。
穿著舊時的衣服,特別可見一種依戀的情意,然而注定是要落空的...
唯有輕輕一笑,坦然面對流去的歲月了。

走出松園別館,現代的機車停了一排,像是夢醒了一樣,回到現在。
走吧! 還有太魯閣呢!!